藍澤:
「昨天我們救活了6個人,但是去世的患者卻有12位,是6的1倍。
我們沒有救活所有的人,救活的人到底會不會恢復也不清楚。
人必有一死。
醫生能做到的,不就是將這個死亡的時間稍稍推後嗎?」
黑田:
「說得沒錯,
也許那只是10分鐘,也有可能是1小時、1 天、1 年,
但是這僅有的時間時常卻能改變人生的意義。」
【CODE BLUE 最終回】
------------------------------------------------------------------------------------------------------------
Code Blue是日本富士電視台在2008年7月推出的日劇,內容是描述較為先進的醫療行為,即透過直升機運載空中醫生到事故現場進行急救,再將患者透過直升機運回醫院進行更進一步的醫療行為。
這樣的醫療行為可以救活更多原些可能會在事故現場往生的患者,當初富士電視台對這部日劇的宣傳詞為:「這個國家有更多能獲救的生命。」
劇中的藍澤是一位年輕的空中醫生,而黑田則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空中醫生,也是劇中醫院空中急救體系的建造者。
某天醫院接收了一位受傷需急救的孕婦,依照當時的狀況,在正常情況下應該放棄嬰兒搶救母體,但是藍澤卻決定進行較冒險的醫療行為,目的是為了母親與嬰兒都救。
當然最後是成功了,但是藍澤內心的一些想法卻因此動搖,因為以前的他會毫不猶豫放棄嬰兒,但是這次他卻想冒險兩者都救。藍澤將他心中的矛盾講給黑田聽,也問了黑田"名醫"究竟是什麼樣子,但是黑田並沒有直接解答他的疑惑,只說這只能在事故現場才能找到答案。
隨後發生了隧道內的嚴重交通事故,在搶救結束後,藍澤和黑田在醫院天台前進了上面的對話。
雖然劇中並沒有針對這段對話進行更多的解釋,不過我自己的猜想是藍澤總算體悟了身為醫生的使命並非只是冷靜的判斷一項case該怎麼處理,該死?或該活?而是在冒不冒險、安不安全的矛盾中,盡力的延續患者的生命熱度,就算那延續的生命只維持了一小段時間,對於許多人來說,都是非常珍貴的。
而名醫的淬練,就是站在「盡力延續患者生命熱度」的思想中,不斷的精進自己的醫術吧。
2013年5月11日 星期六
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
【電影】 希望不滅 WE ARE MARSHALL
英文片名:WE ARE MARSHALL
導演:Joseph McGinty Nichol
DVD發行:2007-08
這是一部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我喜歡看紀錄片或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原因很簡單,因為我不懂電影(笑),而紀錄片和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可以透過電影告訴我原來這世界上發生過哪些特別的事。
電影描述的故事是位於美國西維吉尼亞州亨丁頓的馬歇爾大學美式足球隊--迅雷隊,在1970年的一次比賽後,大部份的球員和隨行人員在回程時遇到墜機意外,機上人員全數罹難。這次的空難造成了迅雷隊的覆滅。而電影主要就是在描述這隻球隊如何在灰燼中重生。
片中有幾個橋段自己還蠻喜歡的。
由於原本的總教練同樣在意外中罹難,新任的總教練,傑克蘭格,好不容易找齊可以出隊的球員後,卻發現這群球員的素質不適合執行他所熟悉的戰術,在和其它教練討論後,認為同州的西維吉尼亞大學現行的戰術較適合他們現在的球隊。但是教練們認為西維吉尼亞大學不會輕易的教他們戰術。
到達西維吉尼亞大學後,對方的教練卻很乾脆的將他們的比賽紀錄、影帶、戰術書……等資料全數交出,理由是:反正我們一年度不會遇到幾次。
然而真正的理由卻是在傑克他們看影片看到一半後才出現。對方的球員在他們觀看影片時突然走進來說要找教練討論問題,而那位好心的教練就馬上走進來說改天再來討論,隨即拿下球員手上的頭盔,頭盔的背後貼著綠色的十字和MU兩字,綠色是馬歇爾大學的代表色,而MU是馬歇爾大學的縮寫,這意味著紀念馬歇爾大學,好心教練還自嘲的說這綠色和他們頭盔的藍色很衝突。
另一個片段是新成軍的迅雷隊參加了第一場比賽後,由於第一場比賽輸的非常難看,因此球隊氣氛很差,而飛機失事前就在球隊的助理教練認為新隊伍只是在丟那些往生球員的臉。
而傑克隨後去找那位助理教練,講了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贏球是一切,其它都不重要,不論任何國家的任何運動,任何成功的教練都深信的這句話,這是事實。然而我來到這裡後,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也或許是運動史上的第一次,發現這句話變的一點都不真實。"
"我們的輸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有出賽,每個星期六都著裝上場,並讓這隻球隊繼續運行下去,而我告訴你,總有一天,不是今天、不是明天、不是這球季,可能也不是下個球季,但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我們和任何運動的任何隊伍一樣,贏球是一切,其它都不重要。"
"當那天來到時,就是我們榮耀他們(指往生球員)的時候"
這位總教練說的沒錯,贏球不是今天、不是明天、不是這球季,也不是下個球季,在首度執教的1971年,這隻球隊只贏了2場比賽,而他也在1974年因9勝33敗的戰積辭到總教練。然而榮耀遲來了10年,或者說榮耀的歸來就是需要這麼多時間,1984年後,迅雷隊贏得了8次分區冠軍、連續5次贏得獎盃,以及2次的全國冠軍。
最後,我很羨慕美國的運動風氣,一個城鎮為了一隻在地球隊的勝利而歡呼、失敗而難過,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唯有運動走入生活,才會發現勝敗就和人生的起起伏伏一樣,才會發現迅雷隊那幾乎一勝難求的日子其實是很美好的。
這和台灣的國球其實是贏球,完完全全不同。
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
【 書 】 辛普森案的啟示 美國的自由及其代價
書名:辛普森案的啟示 美國的自由及其代價
作者:林達
ISBN:9571340987
林達是我近期最喜歡的作者,他是兩名中國人的共有筆名,他的著作在台灣出版的不多,但是都俱有可看性,往後我也會一一介紹他的其它書籍。
在介紹書的內容之前,先介紹一下作者。兩位作者都是在1952年出生於上海,歷經文革而中斷學業,在1978年進入大學,六四事件後旅居美國。在旅居美國後,林達透過書信向中國的朋友介紹這個文化、制度和中國迥然不同的國家,往來的書信慢慢匯集成「近距離看美國四部曲」(真希望有第五部、第六部……),而現在要介紹的這本書就是近距離看美國的首部曲。
這本書讀起來一點都不艱深困難,書名雖然看似是要敘述美國的自由,但它實則是透過許多的小事件去讓你體會美國對於自由的守護,以及對於擁有自由所付出的代價。非常輕鬆好讀又充滿內容的一本書。
書名辛普森案是指美國著名的美式足球員辛普森被控殺妻一案,經過將近一年的審理後,在1995年宣判辛普森無罪的一件刑事案件審理過程。然而這個案件的敘述是被放在書本的後三分之一,前三分之二則是透過許多過往事件去描述美國的權利法案(美國憲法修正案第一到第十條),以及透過這些事件去描述美國的言論自由、人身自由,那些在華人世界中,無法想像的自由。
美國人民心中的自由,是我對這本書最大的興趣,然而這些自由是如何被寫入憲法中,則是我對美國這個國家感到欽佩與訝異的。但是享受自由並非是全然美好的,美國也因此付出許多代價,在每次支付代價後,「自由」總是再次被檢討,偶爾自由勝利了,偶爾自由被犧珄來換取更安全的生活,或許美國也還在摸索自由對於人類社會的最佳解,也或許,人類社會並不存在最佳解,唯有在自由與代價的拉扯中不斷取得平衡,以獲得社會與個人暫時的幸福。
書中有一個有趣的例子,可以清楚的表達新聞自由和國家安全在政府、人民與媒體之間是如何拉扯的。在1979年時有一位積進的"反核"人士原訂在1979年4月份的<進步>雜誌發表一篇名為「氫彈秘密」的文章,透過這篇文章你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氫彈製造過程的細節,但是他的初衷並非是想協助任何人製造氫彈,而只是認為這些製造細節受到官方的保護只會助長這些可怕武器的生產一直受到保護。
在文章被發表之前,美國的行政部門收到了這篇文章將要被發表的消息,很顯然的,行政部門一定是希望這樣的文章是不要被刊登的,若刊登的話,許多國家都可以輕易的製造氫彈,這對美國行政部門來說,將會是一件非常頭大的事情。但是在與雜誌社溝通過程中,雜誌社堅持要發表這篇文章,因此這件事也隨即進入了司法體系。
對司法體系而言,這類型的案子是事關重大的,因為牽扯到新聞自由和國家安全之間的拉扯。新聞自由,或者說是言論自由,是美國的立國根基之一,但是國家安全卻也是一國人民能安居樂業的根本。該案的法官最後「遺憾」的簽下了預禁令(即禁止出版該篇文章),他寫道:「也許,從長久的意義來說,不自由,毋寧死。但是從眼前看,我們只有在擁有活下去的自由這個前提下,才有可能享受到言論自由、宗教自由、新聞自由等等。」。
然而,這個事件還沒結束,最後依然由新聞自由戰勝了國家安全,不過詳細的內容就留在書中吧。
書中一次又一次的利用這類型的小故事,去描寫美國民眾如何捍衛自由,簡而言之是一本輕鬆又充滿收獲的書籍。
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
【 書 】 失焦
書名:失焦
作者:羅伯.卡帕 Robert Capa
譯者:鄭郁欣
ISBN:9789866488870
這本書是誠品書店推行三本75折活動時,由於當時遲遲無法決定第三本要買哪本,就隨手一抓,「失焦」就這樣入手了。
本書的作者卡帕是一名著名的戰地記者,書本背面摘錄了大英百科全書對他的形容:卡帕是廿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家之一,也是定義「戰地攝影」的人。卡帕參與及報導了5場戰爭:西班牙內戰、中國抗日戰爭、二戰歐洲戰場、以色列獨立戰爭、法越戰爭。而這本書就是他在二戰歐洲戰場的回憶錄。
書皮封面本身就是一張相當珍貴的照片(請橫著看它),它是諾曼第登陸當天的士兵照片,卡帕是唯二被允許參與登陸的記者,而他是唯一參與登陸並拍下士兵正面照片的人,另一位記者在登陸期間不曾離開他所搭乘的船。
除了諾曼第登陸戰之外,卡帕也拍攝了不少歐戰著名的戰役,例如美軍101空降師人人傳頌的偉大戰役--巴斯通包圍戰,也看得到卡帕的身影。若對歐戰歷史有興趣的人,可以透過這位戰地記者的回憶錄,用另一種角度去觀看這場戰爭。
雖然說是戰爭回憶錄,但是卡帕卻是用了幽默、淘氣,甚至有點無理頭的筆觸去描寫這場戰爭,而且書本內容也穿插了一些他的生活小事件,例如如何透過關係得到戰場的第一手消息,如何鑽過官僚得到採訪許可,以及他和英國女孩小粉紅的小情小愛……等等,因此閱讀起來不會覺得無趣苦悶。
摘錄書本一段(第43頁):刮鬍子的時候,我和我自己談了一下,主題是關於「身為一個記者」以及「維持一顆溫柔的心」兩者之間,必定會產生的衝突。如果只有那些年輕戰士坐在基地裡的照片,卻沒有搭配他們受傷或是身亡的照片,那麼會給予大眾錯誤的印象;傷亡的照片才能真正讓人們知道戰爭的真相。
上述那段是卡帕在拍攝美軍士兵在失去同袍的表情特寫時,被士兵罵說:「這就是你等著要拍的照片嗎,攝影師?」後,卡帕的心境變化。輕描淡寫的一段話卻也說明了戰地記者的使命,將戰爭的痛苦、人類自我毀滅的矛盾,透過鏡頭讓所有人知道。
除了拍攝戰場的景像之外,卡帕也拍攝了些許平民百姓在戰事期間的困苦生活,那樣的困苦不僅存在於法國、比利時等被侵略國,甚至德國和義大利的平民百姓在戰事期間也同樣是生活在困難與恐慌中。戰爭的發動,都是由一國高層來決定,但是對於那些無力決定戰事的平民百姓,無論是侵略國國或被侵略國,都要承受戰爭帶來的痛苦。
對於歷史、或者對於歐戰有興趣的人,我覺得這本書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戰爭這件事,是一本還不錯的輕鬆小品。
2012年2月25日 星期六
【 書 】 歐洲咖啡館

在蘇聯解體前的東歐大部份是共產制國家,南斯拉夫亦是如此。而在南斯拉夫解體前,克羅埃西亞則是南斯拉夫聯邦的一份子。「歐洲咖啡館」的作者德古麗琪在一九四九年出生於克羅埃西亞,她是一位在共產體制下長大的自由新聞工作者。
只看「歐洲咖啡館」的書名,其實無法得知作者最主要想表達什麼,若是硬要猜測的話,也有可能往荒謬的方向猜去,全歐洲的咖啡館介紹?那比較像是TLC台記者會寫的書。
但是底下的副標題「Life After Communism」,卻清楚說明了書中的內容是描述共產解體後的生活。而在看完第一章後,你也會喜歡上「歐洲咖啡館」這個書名。在共產解體後的東歐,即使它們地理上屬於歐洲,卻和西歐的德、法、英……等國在許多方面還有所不同,而民眾也極欲快速的西歐化,認為西歐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這樣的想法就反應在咖啡館的命名上,大量的東歐式咖啡館,卻掛著「歐洲咖啡館」的店名,,歐洲兩字代表著美好的西歐,期許名稱的改變,可以帶來美好的一切。
對於這樣的行為,書中有一個有趣的描述:
"若有小孩騎著一把掃帚,有人問他:「小朋友,你在做什麼?」小孩可能毫不猶豫地說:「我在騎馬啊。」對小孩來說,這把掃帚就是一匹馬。就像一件東西只要改了名稱,就會變成渴望中的東西一樣。我們盜用了上帝的力量,彈指之間創造出一個天堂的假象。只是無人前來提醒嬰兒期的東歐,掃帚並非真正的馬兒呀。"
作者體驗東西歐不同的生活,點出東西歐在政治體制的差異下,人民對於許多事情都有不同的態度與見解,諸如咖啡館店名、牙齒健康、購買特價品……等等。對於有興趣了解後共產主義的小市民心境變化,這是一本有趣且輕鬆的讀物。
然而,這本書也有較為嚴肅的一面,在書本的後半部探討了猶太人集中營、共產獨裁……等等,依然是由小市民的角度出發,甚至是以女兒的角度出發,因為作者的父親是一位共產黨員。這後半部的內容,更值得一看,也讓我有許多省思。
總而言之,是一本有趣、輕鬆,卻也有許多收獲的書。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閒聊】 2011年的棒球季節結束了
亞職在昨天結束了,這大概是2011的最後一場棒球盛事。
每年到了這一天,就會覺得冬天真的來了。
今年感覺上是一個很平淡的棒球年,但是其實也發生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
統一尋找了將近十年的遊擊手,似乎在陳鏞基身上找到了最佳解。而空了幾年的三壘,也被張泰山給填滿了。統一順利的拿下上半季冠軍。
桃猿的大砲部隊居然要打到最後一場才和兄弟分出高下,洋將銳在差一人次就完全比賽的情況下,將桃猿送入總冠軍賽。
統一和桃猿的總冠軍賽,總是讓人想起砲聲隆隆的2007年。然而今年卻是一個平淡的總冠軍賽,統一4比1輕取桃猿,拿下了5年來的第四冠。
在美國的光芒隊,進入9月前還落後紅襪9場勝差,卻在天助自助的情況下,在例行賽的最後一場挺進季後賽。例行賽最後一場,光芒場邊的球迷手上拿著"Do you believe in miracle?"的牌子,配合著7局結束前還0比7落後,最後卻逆轉獲勝的戲碼,讓人不得不相信這世界上真的有奇蹟。
進入季後賽的光芒卻也過不了遊騎兵這一關,而連兩年殺進世界大賽的遊騎兵也再次鍛羽而歸,半世紀以來的總冠軍悲願還要再等等了。
如果問我為什麼支持遊騎兵,大概就是Josh Hamilton的故事太讓人感到惋惜又勵志吧。
在日本的中日龍,落合博滿監督在中日的最後一戰還是丟掉了日本一。充滿爭議的監督時代就這樣結束了。當年他親手摧毀山井大介的總冠軍系列戰完全比賽的機會,至今還是讓人覺得遺憾。即使在美國,100年來也才出現一次總冠軍系列戰完全比賽。不知道日本錯過了這一次,還要等多久。
11月底的亞洲職棒大賽,三星拿下了冠軍頭銜,這也是第一次由非日本球隊拿下冠軍,或許這對希望長久舉辦亞職賽,是一件好事吧。
總之~~棒球的季節結束了,期待明年春天吧。
每年到了這一天,就會覺得冬天真的來了。
今年感覺上是一個很平淡的棒球年,但是其實也發生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
統一尋找了將近十年的遊擊手,似乎在陳鏞基身上找到了最佳解。而空了幾年的三壘,也被張泰山給填滿了。統一順利的拿下上半季冠軍。
桃猿的大砲部隊居然要打到最後一場才和兄弟分出高下,洋將銳在差一人次就完全比賽的情況下,將桃猿送入總冠軍賽。
統一和桃猿的總冠軍賽,總是讓人想起砲聲隆隆的2007年。然而今年卻是一個平淡的總冠軍賽,統一4比1輕取桃猿,拿下了5年來的第四冠。
在美國的光芒隊,進入9月前還落後紅襪9場勝差,卻在天助自助的情況下,在例行賽的最後一場挺進季後賽。例行賽最後一場,光芒場邊的球迷手上拿著"Do you believe in miracle?"的牌子,配合著7局結束前還0比7落後,最後卻逆轉獲勝的戲碼,讓人不得不相信這世界上真的有奇蹟。
進入季後賽的光芒卻也過不了遊騎兵這一關,而連兩年殺進世界大賽的遊騎兵也再次鍛羽而歸,半世紀以來的總冠軍悲願還要再等等了。
如果問我為什麼支持遊騎兵,大概就是Josh Hamilton的故事太讓人感到惋惜又勵志吧。
在日本的中日龍,落合博滿監督在中日的最後一戰還是丟掉了日本一。充滿爭議的監督時代就這樣結束了。當年他親手摧毀山井大介的總冠軍系列戰完全比賽的機會,至今還是讓人覺得遺憾。即使在美國,100年來也才出現一次總冠軍系列戰完全比賽。不知道日本錯過了這一次,還要等多久。
11月底的亞洲職棒大賽,三星拿下了冠軍頭銜,這也是第一次由非日本球隊拿下冠軍,或許這對希望長久舉辦亞職賽,是一件好事吧。
總之~~棒球的季節結束了,期待明年春天吧。
【閒聊】 新的部落格
新的部落格~
新的名字~
只可惜連結的名字不可改,不然就一切全新了~
好像每次到了很難過的時刻,就會想弄一個新的部落格~
只是現在好像心情都恢復的很快,所以部落格也荒廢的很快XD 這是好現象嗎?
哈~這次的版面好像比較簡潔,還蠻喜歡的~希望就一直寫下去吧~
新的名字~
只可惜連結的名字不可改,不然就一切全新了~
好像每次到了很難過的時刻,就會想弄一個新的部落格~
只是現在好像心情都恢復的很快,所以部落格也荒廢的很快XD 這是好現象嗎?
哈~這次的版面好像比較簡潔,還蠻喜歡的~希望就一直寫下去吧~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