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1日 星期六

【片段】Code Blue最終回的一段話

藍澤:
「昨天我們救活了6個人,但是去世的患者卻有12位,是6的1倍。
我們沒有救活所有的人,救活的人到底會不會恢復也不清楚。
人必有一死。
醫生能做到的,不就是將這個死亡的時間稍稍推後嗎?」

黑田:
「說得沒錯,
也許那只是10分鐘,也有可能是1小時、1 天、1 年,
但是這僅有的時間時常卻能改變人生的意義。」

【CODE BLUE 最終回】
------------------------------------------------------------------------------------------------------------

Code Blue是日本富士電視台在2008年7月推出的日劇,內容是描述較為先進的醫療行為,即透過直升機運載空中醫生到事故現場進行急救,再將患者透過直升機運回醫院進行更進一步的醫療行為。

這樣的醫療行為可以救活更多原些可能會在事故現場往生的患者,當初富士電視台對這部日劇的宣傳詞為:「這個國家有更多能獲救的生命。」

劇中的藍澤是一位年輕的空中醫生,而黑田則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空中醫生,也是劇中醫院空中急救體系的建造者。

某天醫院接收了一位受傷需急救的孕婦,依照當時的狀況,在正常情況下應該放棄嬰兒搶救母體,但是藍澤卻決定進行較冒險的醫療行為,目的是為了母親與嬰兒都救。

當然最後是成功了,但是藍澤內心的一些想法卻因此動搖,因為以前的他會毫不猶豫放棄嬰兒,但是這次他卻想冒險兩者都救。藍澤將他心中的矛盾講給黑田聽,也問了黑田"名醫"究竟是什麼樣子,但是黑田並沒有直接解答他的疑惑,只說這只能在事故現場才能找到答案。

隨後發生了隧道內的嚴重交通事故,在搶救結束後,藍澤和黑田在醫院天台前進了上面的對話。

雖然劇中並沒有針對這段對話進行更多的解釋,不過我自己的猜想是藍澤總算體悟了身為醫生的使命並非只是冷靜的判斷一項case該怎麼處理,該死?或該活?而是在冒不冒險、安不安全的矛盾中,盡力的延續患者的生命熱度,就算那延續的生命只維持了一小段時間,對於許多人來說,都是非常珍貴的。

而名醫的淬練,就是站在「盡力延續患者生命熱度」的思想中,不斷的精進自己的醫術吧。

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

【電影】 希望不滅 WE ARE MARSHALL



中文片名:希望不滅
英文片名:WE ARE MARSHALL
導演:Joseph McGinty Nichol
DVD發行:2007-08

        這是一部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我喜歡看紀錄片或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原因很簡單,因為我不懂電影(笑),而紀錄片和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可以透過電影告訴我原來這世界上發生過哪些特別的事。

        電影描述的故事是位於美國西維吉尼亞州亨丁頓的馬歇爾大學美式足球隊--迅雷隊,在1970年的一次比賽後,大部份的球員和隨行人員在回程時遇到墜機意外,機上人員全數罹難。這次的空難造成了迅雷隊的覆滅。而電影主要就是在描述這隻球隊如何在灰燼中重生。

        片中有幾個橋段自己還蠻喜歡的。

        由於原本的總教練同樣在意外中罹難,新任的總教練,傑克蘭格,好不容易找齊可以出隊的球員後,卻發現這群球員的素質不適合執行他所熟悉的戰術,在和其它教練討論後,認為同州的西維吉尼亞大學現行的戰術較適合他們現在的球隊。但是教練們認為西維吉尼亞大學不會輕易的教他們戰術。

        到達西維吉尼亞大學後,對方的教練卻很乾脆的將他們的比賽紀錄、影帶、戰術書……等資料全數交出,理由是:反正我們一年度不會遇到幾次。

        然而真正的理由卻是在傑克他們看影片看到一半後才出現。對方的球員在他們觀看影片時突然走進來說要找教練討論問題,而那位好心的教練就馬上走進來說改天再來討論,隨即拿下球員手上的頭盔,頭盔的背後貼著綠色的十字和MU兩字,綠色是馬歇爾大學的代表色,而MU是馬歇爾大學的縮寫,這意味著紀念馬歇爾大學,好心教練還自嘲的說這綠色和他們頭盔的藍色很衝突。

        另一個片段是新成軍的迅雷隊參加了第一場比賽後,由於第一場比賽輸的非常難看,因此球隊氣氛很差,而飛機失事前就在球隊的助理教練認為新隊伍只是在丟那些往生球員的臉。

        而傑克隨後去找那位助理教練,講了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贏球是一切,其它都不重要,不論任何國家的任何運動,任何成功的教練都深信的這句話,這是事實。然而我來到這裡後,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也或許是運動史上的第一次,發現這句話變的一點都不真實。"

"我們的輸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有出賽,每個星期六都著裝上場,並讓這隻球隊繼續運行下去,而我告訴你,總有一天,不是今天、不是明天、不是這球季,可能也不是下個球季,但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我們和任何運動的任何隊伍一樣,贏球是一切,其它都不重要。"

"當那天來到時,就是我們榮耀他們(指往生球員)的時候"

        這位總教練說的沒錯,贏球不是今天、不是明天、不是這球季,也不是下個球季,在首度執教的1971年,這隻球隊只贏了2場比賽,而他也在1974年因9勝33敗的戰積辭到總教練。然而榮耀遲來了10年,或者說榮耀的歸來就是需要這麼多時間,1984年後,迅雷隊贏得了8次分區冠軍、連續5次贏得獎盃,以及2次的全國冠軍。

        最後,我很羨慕美國的運動風氣,一個城鎮為了一隻在地球隊的勝利而歡呼、失敗而難過,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唯有運動走入生活,才會發現勝敗就和人生的起起伏伏一樣,才會發現迅雷隊那幾乎一勝難求的日子其實是很美好的。

       這和台灣的國球其實是贏球,完完全全不同。